近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突出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发展战略,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助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中山市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山规上工业企业达4916家,排名全省第五。《措施》提出,力争2023—2025年,全市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推动中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高成长
《措施》提出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一方面扩大上规上限培育企业名录库,以现有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强对重点培育企业和“新升规”企业的专项培训,提供扶持政策、财税知识、统计报表等方面的辅导;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个转企”提升市场竞争力,坚持“政府引导、主体自愿、市场主导”的原则,分类引导、有序推进“个转企”。
《措施》对“新升规”企业提出了若干优惠与鼓励政策,如,降低“新升规”企业融资成本,鼓励银行机构开发针对“新升规”企业特点的专项金融产品,采取优先提供授信额度等方式加大对“新升规”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市政府设立小微企业上规上限融资扶持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扶持企业发展上规上限等。继续支持“新升规”工业企业,对2021—2022年新纳入统计联网直报名录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规后连续2年留在统计联网直报名录库内,且未享受过高成长中小企业项目奖励的,每家奖励10万元。
同时,新规还提出,优化“新升规”工业企业高成长奖励政策,推动“新升规”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强做优。2023—2025年,对2021—2023年“新升规”工业企业次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0%及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近年来,中山坚持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技术创新主体。2022年,中山数字经济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企业数量均保持双位数增长,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如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上,2022年中山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四上”企业增长24.8%,占“四上”企业个数的比重达9%。
《措施》提出,强化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支持中小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行分层分类分级指导,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培育和招引并重,推动一批中小企业成为细分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企业。
具体的激励政策如:对市级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认定年度次年起,营业收入增长30%及以上且前一年度为正增长的,给予奖励。其中增长30%(含)-50%的,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1亿元(含)的企业,最高奖励10万元;1亿元-2亿元(含)的企业最高奖励20万元;2亿元以上的企业最高奖励30万元。增长50%及以上的,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1亿元(含)的企业,最高奖励20万元;1亿元-2亿元(含)的企业最高奖励30万元;2亿元以上的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按市级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标准加倍奖励。
同时,《措施》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扩容、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知识产权能力、拓展市场,并针对每一项内容提出了具体的鼓励和奖补措施。
南方+记者 廖瀚
【作者】 廖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