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之前路两边的高杆植物都伸到了路上,车子通行都很困难,我们住在街上不愿意回来。现在环境大变样了,我们准备今年回来翻建房屋,以后常住乡下呢!”兴城村后2组村民司文斌发自内心的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整体规划和发展需要,近年来,兴城村先后经历数次拆迁腾地,目前村域范围仅剩10个村民小组。为更好地优化环境、改善民生,兴城村以“户户评”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10个农村老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这场环境整治中,涌现出不少支持并付出实际行动的先进典型,为打造“十全十美”的村组环境冲锋在前。
后2组的司文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却并不“普通”的村民。“在人居环境攻坚整治行动中,我们的村民组长陆太林发挥榜样带头作用,让我们后2组的环境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我虽不是党员,但我肯定要为村里环境贡献一份力。”从事钢结构生意的司文斌,主动出资10余万元,将进组和上江堤的两条道路进行拓宽,还主动将自家厂里的废旧材料重新刷漆,做成围栏,圈起菜地和鸡窝,一眼看上去既整洁又美观。
“今年端午期间我们回乡下,看到大家顶着高温在环境整治,我就做了一桌子饭菜,买了几箱水给大家,能为美丽乡村出一份力我感到很高兴。”司文斌的妻子蒋留美说。
兴城村的这些村民小组紧邻江边,零散畜禽养殖户多、乱搭乱建柴火多,这几年环境整治成效一直不明显。在此次人居环境攻坚整治行动中,以党小组长司志祥为首的“三长”率先作为、示范引领,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完成了老埭换新颜的又一次“蜕变”。
“从2020年开始我们就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了,但村民的配合度一直不理想。今年我立誓无论如何都要啃下这块 ‘硬骨头’。”司志祥说,通过发动党员走访入户,采用夜谈协商,召开村民小组、党小组会议等,宣传环境整治重要性,动员群策群力。
“前阵子的高温天气,我们村的姚书记带领党员整治道路两侧杂草,一直整治到三跃老街。当天还下了一场阵雨,但没有任何人停下。”司志祥回忆道,那次的环境大整治给许多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场就有村民加入进来,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拿着镰刀、铁锹等工具,对村道两侧及各家房前屋后的落叶杂草、废弃砖瓦、生活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
“困难确实大,但最终看到的成效也最明显。”身为村书记,同时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亲历者姚月萍深有感触。最令人头疼的是公共环境治理,老百姓经常会在家前屋后堆放杂物,还经常为抢地种菜闹矛盾。“经过几年的整治,小块荒地改建成公园,加装健身器材,不仅环境美了,大家也没矛盾了,老百姓都很欢迎。”
(杨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