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戴笠审讯川岛芳子的资料,基本都很详实,但是有一本一定要排除在外,因为那本书出现了一个最大的漏洞——跟马汉三一起被枪毙的刘玉珠,被他写成了一个风情万种的半老徐娘,这就跟现在很多人网上聊天一样:你想象中的妙龄少女,实际是个邋遢大汉。
刘玉珠是个男的,如假包换,川岛芳子是哪国人,在审判她的时候,却出现了争议。她声称自己被川岛浪速收养,拥有日本国籍,只能“遣返”而不该判刑,审判官也很高明:你说自己是被收养入籍,请拿出相关法律文书,否则还得以汉奸罪处死你!
(相关资料图)
川岛芳子是川岛浪速的养女还是什么,连她自己都搞不清楚,又从哪里去找过继手续?想保川岛芳子性命的一些小鬼子,虽然能证明此女曾与他们一起生活,却也同样拿不出国籍证明,于是川岛芳子就变成了被判死刑的爱新觉罗·显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碧辉。
溥仪不愿意认这门亲戚,川岛芳子又拿不出自己是日本人的证明,这个非男非女、非中非日的蝙蝠,最后还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据目击者证实,行刑者并没有按照她的请求不打脑袋,而是一弹从后脑勺打进,眉心穿出,这个魔女再也不能作妖了。
川岛芳子被打得脑洞大开的照片太难看,这里就不展示了,读者诸君从她小时候的照片复原图中,就能想象到她绝不是传说中的“美女”,这一点戴笠和沈醉都可以作证。
既然溥仪也不愿意承认这个魔女姓爱新觉罗,那么我们还是称其为川岛芳子,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来聊一聊在沈醉面前十分顽固的川岛芳子,是怎么被戴笠吓得知无不言的。
沈醉曾经在戴笠死后审讯过川岛芳子,这件事记载在回忆录《我的特务生涯》中:“我曾在档案里看到过她的照片,我想现在她也不知是什么样子了。不一会儿,狱卒便领来一个中等身材40岁左右的女犯人。她身穿囚服,面色憔悴,目光呆痴,一进门就直勾勾地盯着我们,毫无表情。如果不是监狱长说她就是川岛芳子,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人们传说中那个神秘的风流传奇人物。”
沈醉自诩是个狠角色,也是个“年轻的老军统”,但是跟川岛芳子相比,还是嫩了一些。
为了追查一只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就价值几十万美元的白金镶钻手镯(被掉包了)的下落,沈醉亲自提审川岛芳子,并在审讯中用了一些技巧:“我这时一边和她闲聊,一边把那只假手镯拿在手上玩弄,并且故意不留心似的掉在地上。她看到了却一点表情都没有,怎么也不愿把话再扯到手镯上。”
沈醉当时并没有生杀大权,也不太擅长用刑,如果换成徐远举或周养浩,情况肯定就大不一样了。
沈醉在川岛芳子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又没办法用强:“一场舌战快结束时,我还不忘要她证实那只手镯,她却再不作声。此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沈醉以戴笠徒弟自居,但是很显然,戴笠并没有把全套“本事”都教给沈醉。在沈醉碰钉子之前,戴笠曾经亲自审问过川岛芳子,那时候戴笠只用了一招,就把川岛芳子变得比羔羊还乖,有问必答,不问也答,就怕戴笠一个不高兴,把刚才展示的东西用在她身上。
沈醉拿川岛芳子没办法,但是他的“师父”戴笠却一定有办法,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戴笠有那个权力和威势,足以震慑狡猾的川岛芳子,让她不敢耍花招。
曾任在“侍从室第三组”当过蒋介石官邸警卫的叶宗邦曾写过关于戴笠和川岛芳子的回忆文章,从叶宗邦等人的回忆录中,我们不难看出,戴笠果然狠辣,川岛芳子也没有多硬的骨头,正所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戴笠连一木都没用上,只是请川岛芳子看了一番“表演”,就得到了他想要的全部信息。
在纪录片《远去的紫禁城》和溥仪的英国老师庄士敦所著《紫禁城的黄昏》中均有相似的描述:“1945年10月11日,著名的日本间谍川岛芳子在北平被军统逮捕。由于川岛芳子长期在华北地区活动,手上掌握了大量的情报关系。戴笠想利用川岛芳子加强北方的特务组织,于是,戴笠特地到北平第一监狱亲自提审了川岛芳子。没想到,在审讯过程中,川岛芳子竟然说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
据沈醉回忆,戴笠是很有些怜香惜玉的,但那只是对几个特定对象,对其余的人,不管男女都是一样的辣手无情:有个军统女检查员,只偷了检查信件中的几十块钱(当年钞票是可以装进信封邮寄的),戴笠就下令将她装进箩筐(有孕将产)抬出去枪毙了。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特工一贯秉承的原则,戴笠当然会做到极致。
当时戴笠的军统正处在土木系和二陈系的夹攻之下,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根本就没时间浪费在川岛芳子身上,为了尽快打开突破口,他用了最简单的办法:杀鸡儆猴。
戴笠从美国进口的刑具有多厉害,沈醉在回忆录中《军统内幕》有过记载:“当时从美国运来的还有一套“强光审讯器”……还有几套新式电刑设备,(受刑者)越来越难受,虽然痛苦到汗出如雨,连什么都要流出来,但还能说话,这便最有利于审讯。”
沈醉的回忆录,有些是不能原文摘录的——有些武器因为太先进无法展示,同样道理,有些刑具,也是不可以展示的:吴道子画地狱变相图,竟成酷吏罗织工具。
戴笠也曾对沈醉说过:刑具的震慑作用远大于实际作用,有些刑具用上了反倒不如摆在那里有用。
戴笠找一个女囚“试坐钉板”,把旁边观看的川岛芳子吓得差点晕过去,这简单的一招,跟沈醉描述的美国刑具效果如出一辙:“受刑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脏机能受了重伤而表面却看不出半点伤痕来。”
戴笠一向认为有恐吓作用场面比直接动用刑具更有效,川岛芳子心理防线果然完全崩溃:戴笠一张口,她就将她所知道的任何一个秘密都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戴笠传》记载:“川岛芳子得知审问她的就是鼎鼎大名的戴笠……告发了军统大特务马汉三,指证马汉三在抗战期间曾经投日变节,为了证明马汉三曾经投日,她还供出马汉三在战后逮捕她的时候,从她家搜走了一把九龙宝剑。”
杀人的最怕被杀,用刑的人最怕受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谓的军统三剑客,也就是沈醉、徐远举、周养浩被抓后,表现得也像川岛芳子一样,担心过去施加在别人身上的酷刑,会落到自己头上,这种事情古今同概:周兴请君入瓮制服了来俊臣,徐远举和周养浩走进白公馆,也被吓得大汗淋漓,后来还有多少用刑者被抓后不用动刑就竹筒倒豆子,那就数也数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