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 
积极探索构建发展新模式

时间:2023-08-25 15:34:21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相关资料图)

■冯 源

加快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效顺畅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有力举措,更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撑,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背景下,金融机构应发挥积极作用,为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创新金融产品,助力资金流通。在农村流通发展的初期,资金短缺常常成为制约因素,金融机构可以创新金融产品,针对农村流通企业制定专属融资产品,满足其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如推出信用保证、机构担保、票据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融资渠道。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资金支持,促进流通业务的顺畅进行。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收益特点,设计灵活的还款方式,减轻企业还款压力,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支持。

加强数字赋能,优化金融服务。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为农村流通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金融机构应积极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农村流通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有效运用大数据分析,帮助农村流通企业预测市场需求,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实现精准供应,推动高效率运作。协助企业通过“互联网+农村流通”模式,拓展线上市场,促进农产品跨区域、跨境流通。完善惠农服务点功能,增设在线融资平台,使企业可以随时申请融资,降低融资难度。推出电子支付系统,促进农村商品的线上销售和交易,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建立供应链金融平台,促进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

探索合作模式,拓宽业务边界。金融机构可以运用金融知识和市场分析等专业能力,通过培训和合作,帮助农村流通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与企业共同举办培训活动,分享财务管理、营销策略、市场分析等经验,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更大力度推动农村流通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积极促进农村流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搭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多方合作平台,建立企业合作联盟,连接农村流通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等多个环节,促进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共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强化风险管理,守护流通安全。农村流通常常受到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等风险的影响。金融机构可以为农村流通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保险产品,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确保业务平稳运行。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市场波动,帮助企业识别和量化潜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降低经营风险。推出适应农村流通的保险产品,覆盖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风险,减轻企业风险负担,保障业务稳定发展。还可以建立保险基金、共享风险等方式,与企业共同守护农村流通的安全与稳定。(作者单位:农业银行重庆铜梁支行)

标签:

读图

X 关闭

X 关闭